囤方言 tunfy.com

东北方言词汇与多元文化的关联分析

管理员 2020-03-05
0 10519

东北方言词汇与多元文化的关联分析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协助和启发。”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物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很难指出有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在相辅相承中共同发展、共同完善、共同进步。而词汇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词汇与文化是互动关系,词汇能反映文化,文化的发展制约和推动着词汇的发展。稳定下来的词汇又能考证、记载、传播和比较文化。总之,一个词语或多或少地被文化打上了烙印。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蕴涵在方言当中,方言是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比如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赣方言与江西文化,闽方言与福建文化等。
东北方言是我国的北方方言。主要包括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还有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十个市县旗,共一百七十二个市县旗。 透过东北方言的词汇,可以看出东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它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 关东文化与东北方言词汇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为它们位于山海关以东,所以称为关东。山东从清代起就有了“闯关东”一词,它是人们对移民东北这一现象的俗称。据路遇先生研究,清代山东移民东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清初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反清斗争连绵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一为补充边陲兵员,一为垦荒生产。山东与东北毗邻,亦为清统治者之后方,故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东北。此种遣犯,史称“流人”。二是17世纪以后,山东等地的农村人口大幅增加,为摆脱当地高度集中的土地占有状况,贫苦农民背乡离井,远赴东北寻求土地,觅食谋生。此种移民史称“流民”。流民现象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这就是所谓的“闯关东”。
清朝初年,为充实东北,清政府曾于1653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移民实边。但为维持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机,从康熙年间开始,清政府开始封禁,控制移民东北的人数。山东等地贫苦农民,为了生存,进行了长期的反封禁斗争,他们不顾清朝的禁令,从古北口、喜峰口或泛海进入东北。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山东民人往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万余” 。咸丰年间,由于镇压关内农民起义的需要,大批旗兵入关,加之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不断骚扰,清政府再次“移民实边”,从1860年开始渐次宣布开禁放垦,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清代山东移民东北的人数大约为700万至800万。民国时期,山东闯关东的移民浪潮仍在继续,移民东北的人数即达1836.4万人。 。此时曾有过两次大的闯关东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26~1930年间,1927年、1929年这两年年均移民人数均在80万以上,顶峰年为1928年,移民竟达100万以上;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39~1943年间,顶峰年在1941年,移民人数又达百万以上。这些浪潮都与山东同年份严重的旱灾和战乱有直接的关系。
迁入东三省的除了山东人,还有河北人。据周振鹤、游汝杰先生研究:“迁入东三省的绝大多数是山东人、河北人,其中山东人为多。山东人多由海路迁入,河北人多由陆路迁入。……到20世纪50年代,山东人、河北人占据了全部东北地区,所以今天的东北方言和华北方言在大面积的地域上有着一致性。”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所以整个东北文化其实就是山东、河北汉文化的一个变型。东北人的豪放、粗鲁、热情、暴躁、率直很大程度上都与此有联系。
受人口迁徙因素的影响,大量的东北方言口语来自华北一带(主要是京、津、冀、鲁)。如:
糊涂——河北方言,意为玉米粥。例句:今天中午喝糊涂粥。
咬咬——河北方言,意为小虫子。例句:夏天晚上公园里有很多咬咬。
的连——河北方言,意为拎,拎着。例句:你手里的连的啥呀?
骨堆儿——河北方言,意为放在一起。例句:把书都放骨堆儿。
长虫——河北方言,意为蛇。例句:我刚才看见一个长虫,真吓人。
发蔫、蔫吧——河北方言,意为不精神。例句:你感冒了?咋这么蔫吧呢?
外(头)地——河北方言,意为堂屋、客厅之类。
里(头)地——河北方言,意为里屋、卧室之类。
背旮旯——河北方言,意为阴凉的地方。例句:太阳太晒了,找个背旮旯的地方呆会。
晌获——河北方言,意为中午。
今个——山东方言,意为今天。
明个——山东方言,意为明天。
赶明个——山东方言,意为改天。
下晚儿——山东方言,意为下午、傍晚。
多暂——山东方言,意为什么时候。例句:这是多暂的事啊?
小小子——山东方言,意为小男孩。
客(qiě)——山东方言,意为客人。例句:你家里来客了?
家巧——山东方言,意为麻雀。
撒么——山东方言,意为东张西望。例句:你在(个)那撒么啥呢?
刺挠——山东方言,意为痒,身体发痒。例句:我胳膊被蚊子叮了,可刺挠了。
呼——山东方言,意为用巴掌打。例句:他爸呼了他一巴掌。
各应——山东方言,意为讨厌,见到某种人、事、物感到心情不快。例句:你咋那么各应人呢?
卡巴——山东方言,意为眨。
败吵吵——山东方言,意为别吵了。例句:你俩败吵吵了,烦死了!
在东北地区,现在还有许多人习惯称关内为“关里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北的汉族人口,多是从中原各省迁徙而至。这些汉族流民的移入,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种融合,使东北的各少数民族逐步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改说汉语。至今保存在东北方言词汇系统里的民族语言,是东北方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词汇见证了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间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 ,历史的熔铸、自然的陶冶,逐渐形成了今天具有地域特色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满族是东北的土著民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有文字可考的商周时代的肃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满族不断地融入周边诸多部族,最终成为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共同体。由于满族与汉族频繁密切的交往,两个民族之间长期杂居共处,特别是公元1644年,清王朝入关,大批满人纷纷入关,在清王朝垦荒政策的鼓励下,大量的汉族人移居山海关外,使满族固有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冲击,影响所及,不仅在社会生活习俗、经济方式、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历经三百余年,作为满族文化典型标志和重要载体的满族语言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如今,除吉林和黑龙江某些边远乡村由于满族居住集中,居地偏僻,人烟稀少,汉族进入时间较晚,少数老年人还会说满语外,其他地方的满族一般都通用汉语、汉文了。全新的语言地理格局已经形成。这种全新的通用语言的变体便是东北方言。东北满族语言文字的废弃是一个由南向北的过程,辽宁最早,吉林次之,黑龙江最晚。这个过程与移民的进程是一致的,也是汉族文化影响在日益加深、由近及远、逐步北上的过程。但在两种语言的长期斗争过程中,部分满语也渗入了东北方言中,满族人在向汉族人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方言土语和一些满文词句融合在汉语中。满语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集中体现在词汇方面。满语中的许多词汇已进入东北方言中。 如:
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
呼兰河——其中“呼兰”来源于满语,意为烟囱。
吉林——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因在松花江畔得名。
笨笨拉拉——“拉拉”来源于满语,意为末尾。
藏猫——“猫”来源于满语,意为树丛。
公子哥——“哥”来自满语,意为少爷。
喇忽——意为遇事疏忽。
哈尔滨——意为晒网场。
嘞嘞——意为说,动词。
挨呲——“呲”是满语,意为打、指责。
特勒——衣冠不整、邋里邋遢。

17世纪中叶,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还停留在被称为“乌力楞”(乌力楞是鄂伦春语,意为子孙们)的父系家族化公社阶段。当时氏族组织虽仍然存在,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已不是氏族,而是“乌力楞”。每一个“乌力楞”包括着同一祖先若干代子孙的一些小家庭。“乌力楞”的家族长称为“塔坦达”,其内部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17世纪中叶以后,清廷对鄂伦春族的管辖制度更趋严密,鄂伦春与满、汉等族的经济交流也得到了发展,铁质工具、枪支的输入,以及狩猎产品同农牧手工产品交换的发展,逐步在鄂伦春族社会内部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各个部分鄂伦春族之间由于从事着大体相同的生产,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换关系,交换多与其他民族进行。开始是偶然的,以后逐渐成为经常的,并由此打开了鄂伦春社会自然经济的大门,也促进了鄂伦春与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的交流。鄂伦春的部分民族语言逐渐被东北方言吸收。例如:
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的意思,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
甘河——“甘”在鄂伦春语中用来形容人的勇猛强悍,甘河由于河流湍急得名。
加格达奇——是鄂伦春语的音译,意为有樟子松的地方。
“悠车(儿)”是鄂伦春、满、达斡尔等民族传统的育儿用具。在东北汉族农村地区这种用具也比较流行,有句话叫东北三大怪,其中一说是“养个孩子吊起来”,指的就是悠车儿。它是悬在空中可以悠荡的摇篮,似船型,用木板制成,有一米长,两端是椭圆形的,像猪腰子一样,因此也称为“腰车”。车的下端有几根木制方楞,在方楞上钉有厚厚的木板,悠车的上端左右各两个铜制的圆环,还有四个铜钩用四根很粗的绳子拴着,绳子是从屋顶吊环里穿下来的,悠车的外端还有好看的图案,高级一点儿的还在绳子上拴两个铜铃。

东北方言除了吸收上述满语、鄂伦春语的民族语言,还吸收了蒙语、达斡尔语等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例如:
卡伦湖——来源于锡伯语,“卡伦”为边防哨卡。
大兴安岭——来源于锡伯语“夏恩阿林”,意为白色山岭,口语急读音变为“兴安岭”。
老嘎达——来源于蒙语,意为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
昌图县——来源于蒙语,“昌图”意为绿色草原。
把式——来源于蒙语,指专门精通某种技术的人。
嫩江——“嫩”来源于蒙语,意为碧绿。
齐齐哈尔——来源于达斡尔语,意为“落雁”。
松花江——来源于女真语,“松花”意为白色。
佳木斯——赫哲语,意为尸体。相传这里为古代的墓地。

“爬犁”又称“雪橇”,是一种在东北的林海雪原中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马爬犁等,其中闻名全国的是“狗爬犁”,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狗拉雪橇”。这种狗爬犁是赫哲人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狗被赫哲人称为“金不换”,它不仅是赫哲人狩猎的助手,也是运输中拉雪橇的能手,因此赫哲人素有养狗之俗。赫哲人用狗来拉雪橇,一个雪橇至少要有两条狗,最多的可达十几条狗。现在在东北的很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狗爬犁,尤其是在东北的一些旅游景点,“狗拉雪撬”已经成为滑雪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嘎拉哈”一词是锡伯族“嘎尔出哈”的汉译音,汉学名为“骸骨”,多取之于璋、抱、鹿、羊等动物。据文献记载:早在北魏时期鲜卑人(锡伯族的先人)以狩猎游牧捕鱼为主,每当捕到璋、抱、鹿、羊等,就把“嘎拉哈”取出保存。因其小巧玲珑,具有明显形状,又便于携带,所以渐渐将其用于民间游戏、军事战术模拟演习或作殉葬品。当时,拓跋鲜卑已统治中国黄河以北,每当军事、生产空隙间,特别是从春节腊月三十至二月初一期间,伴随唱秧歌,村内和村落之间就会举行“嘎拉哈”邀请赛。后来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朝鲜族、回族、汉族等都把“嘎拉哈”作为民间儿童和妇女游戏的器具。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个载体。东北方言不仅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也反映了汉民族的迁徙轨迹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互相融合的历程。东北方言中的风物词语、习俗词语、地理名词、口语中的音译词不仅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也是东北多元民族文化的最好见证。

三、周边国家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

东北地区有着绵长的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东亚周边国家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在长期的交往和贸易往来中,东北人不仅学习了周边各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吸收了他们的语言文化。东北方言吸收了周边国家的方言口语,也吸收了外来语的部分词语,把外来语作为自己的语言系统的重要补充成分。

(一)俄罗斯文化在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体现
中俄之间的交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对东北人来讲,真正接触俄罗斯语言和文化是随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历山大三世时(1881—1894)中东铁路的建设和营运开始的。 客观地讲,这时期铁路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发展的机会,特别是作为中东铁路管理局所在地的哈尔滨无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银行、百货商店、工厂、学校等经济、文化设施也相继出现在哈尔滨。当时,无论中东铁路的华工,还是当地的普通百姓都能说几句俄语,渐渐地一些音译俄语说法便渗入了哈尔滨人的口语及官话中,其中不少沿用至今。应该说,哈尔滨方言对俄语的借词形式,体现的是一种实用性的借代,这与极具侵略性的日伪政权时期的强制语言移植有所不同。由于大量俄国侨民与中国人日常交流的需要,再加上20世纪四十、五十年代的进一步交流,使得流传下来的口语范围相对广泛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中俄边贸(尤其是民贸)兴起又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北方言的次范畴——哈尔滨方言中的外来语音译词,有很多目前还在流行,这些词汇大部分来自俄语。比如:
蹲笆篱子——指蹲监狱,哈尔滨人现在还经常把被拘留或进监狱叫做蹲笆篱子,“笆篱子”就是俄语的警察局。
布拉吉——连衣裙,来源于俄语。在东北地区多只围裙。
喂朵罗——上大下小的水桶,来源于俄语,现在也还在使用。
大列巴——个头很大的黑面包或全麦面包。
骚达子——士兵。
八杂市儿——市场。特指哈尔滨市原道里区的菜市场。
里道斯——蒜味红肠。
伏特加——指白酒。
俄语对东北方言的影响由北向南逐渐减弱。
(二)日本文化在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是巨大的,日本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主要是靠汉字来体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语中的汉语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字体系就全无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它对中国语言文字体系具有冲击力,而且它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据统计,现在我们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在学习欧美近代文明的过程中,翻译了大量的有关西方科技、人文和社会等领域的著作,并利用汉字创造了大量的新词。但到了20世纪初,大量的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通过日本间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想要中国走上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同时他们把那些从日本引进的有关西方文化的术语以及日本自创的反映日本本土文化的新词引入中国。这一时期引入的日本语外来语,给人以阳春白雪的感觉,这些源于日本语的外来语首先注入主流的通用语言,然后由通用语言流向东北方言。流向东北方言的日本外来语语义与通用语言的语义无大区别,只是语音上各地存在变异。这些源于日本的外来语人们直觉上感觉就是汉语,其历史成因几乎无人考证。该时期引入的日本外来语是日本文化对东北方言影响的第一时期。如:
博役——勤杂工。
抠搜——不大方、小气。
果子——点心、糕点。
第二个时期日本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是日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由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奴化教育、强迫国人说日本语,现在东北地区有些老人还能说上几句日本语。这时传入中国东北方言中的日本语以日本语的音译假名为主。如:
榻榻米——铺在床板上的草垫子。
打八扣——烟。
打八刀——离婚。
这些音译假名给人以下里巴人的感觉。
第三个时期日本文化影响东北方言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更多的新词汇涌入中国,流向东北。这些词语主要是和衣食住行有关的日常词汇。如:
日本料理——日本菜。
精品屋——时装店。
人气——受欢迎的。
便当——盒饭。
便当本是汉语,经日本文化土壤改良后,成为精致的郊游食品或精致的工作快餐。但回传到中国后,却没有了“精致”这层内涵,仅为“盒饭”之意。
由以上分析得知,日本文化中的日本语对现代中国的语言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它们是先进入通用语,后进入东北方言,有时是先进入东北方言后进入通用语。有时却是同时进入。不管怎样,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语,无疑活跃了汉语通用语及东北方言,促进了国际间及地区间的交流。
(三)韩国文化在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在亚洲历史上曾具有最发达的民族文化。因此汉语也成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亚洲占优势和主导地位的语言。最晚至战国时期,汉字和汉文化已经传到朝鲜半岛上了。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一样属于汉字文化圈。
汉字经过了语言与文化不断的传播与影响,目前已占居了韩国语中50%以上的形式。 由于二战以后的冷战格局,直到1992年中韩建交,才全面启动了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韩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扩大,从处处可见的韩国料理到风靡中国的流行歌曲,从老少痴迷的韩国电视剧到席卷亚洲文化圈的韩国小说《商道》,以韩国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具有前瞻性的成熟的商业运作能力,在赢得广泛市场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走向了中国、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韩国语中汉字的倒灌现象或者说对汉语及东北方言的影响远不及日本语,同时也没有俄语的音译词多,而且大都是名词。韩国语在我国东北地区流行的一些词汇,大都遵循汉语词汇的构词方式,如:
强推——强力推荐。
花牌——画图。
这些词被称为从韩国语中的汉字倒灌回来的词。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我国韩国语界资深教授尹允镇认为韩国文化中的韩国语对东北方言甚至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意译词;其二为音译词。
东北方言中有许多从韩国语意译过来的词。如:
拌饭——把米饭、煎蛋、蔬菜等按照一定的工序制作的韩国料理。
辣白菜——用白菜、精盐、辣椒和白梨等腌制的咸菜。
紫菜包饭——用紫菜把米饭、胡罗卜、海鲜等卷起的一种韩国特色小吃。
这些词均受韩国文化的影响并由中国人的理解和想象产生。纯韩国语的外来语(方言)是指从读音上引进的词汇,如:
阿里郎——歌名。
金达莱——花名。
唧个啷——争辩;吵嘴。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源于韩国语的东北方言仅在东北局部地区使用。
在东北方言中,口语中的外来词的数量相当可观,这也充分说明了东北方言系统是一个体系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东北人的“东北话”反映出他们不封闭、不保守、豁达开朗的文化气质。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和存在的方式,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关东文化与东北方言词汇、少数民族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和周边国家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三个方面分别研究阐述了东北方言词汇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多元文化与方言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丰富的语言文字创造和承载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东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复合文化并深受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俄、日、韩等国的影响。东北方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展示着东北地区的多元文化和人文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总之,一方水土一方乡音。东北的多元文化,就像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大辽河一样,它们互相融合在一起,奔腾流淌。
 
参考文献
1.[英]帕默尔(L.R.Pamer):《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朱诚如:《皇太极处理满汉民族关系的政策》,《管窥集》,紫荆城出版社2002年版。
4.王玉祥:《明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安炳浩、尚玉河:《韩语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7.明太祖实录[Z](卷193)。
8.《王之臣奏通州等县被圈地迁鲁垦荒复被夺占事本》,《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4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9.安作璋:《山东通史•近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11.徐通铿:《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13.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14.陈彩章:《中国历史人口变迁之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王尧:《中华文化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金启倧:《满族的历史与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韩耀旗、林乾:《清代满族风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致  谢

从毕业论文的选题到确定,从开题报告到任务书,从文献综述直到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有指导老师赵翠阳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她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一直督促着我毕业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工作。
 经过前前后后共六次的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定稿。也在这个的过程中,为我步入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向赵翠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得以顺利完成,也有其他老师的帮助,也向开题时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的其他老师,献上诚挚的谢意。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东北方言词汇与多元文化》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2010年 6月 3日



摘自:https://www.001lunwen.com/biye/113382.html

星巴克在线点餐
ONOFF
即划即译